邢成舉:“一號文件”,農村將迎來哪些難得機遇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2月22日發布。今年比往年晚一些,除了糧食安全與防返貧工作等重點內容之外,筆者認為,還有以下幾大值得關注的地方。
第一,文件重點提出了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問題。持續推進農村三產融合,重點之一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文件明確提出要支持農業大縣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且要引導相關企業在農產品產地本身發展糧油加工和食品制造。這是一個新的提法,更是新的發展導向。在以往很長時間里,糧油加工與食品制造大都聚集在城市,如今重新提出回歸產地的糧油加工與食品制造,是對以往城鄉產業分工結構的重要調整。打破城鄉之間初級農產品與工業品的傳統交換格局,才能夠讓更多的農產品價值留在縣域,也才能夠更好地回饋鄉村。
第二,文件提出了縣域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文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縣域富民產業,支持大中城市疏解產業向縣域延伸,引導產業有序梯度轉移。城市產業疏解,不僅是治理城市病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城鄉融合發展思維下城市要素資源流動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文件還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縣域比較優勢產業,形成“一縣一業”的發展格局。
從以往產業發展的話語看,我們曾經在很多年里提倡“一鄉一業”和“一村一品”。但從實際發展看,以村鎮為單位的產業發展缺乏足夠多且有影響力的成功實踐。目前農業產業領域,都是以縣域為單位形成的產品認知,比如沾化冬棗、靈寶蘋果、岷縣當歸、眉縣獼猴桃、韓城花椒等,甚至一些農業品牌的形成以更大的地域范圍為支撐,比如煙臺蘋果、贛南臍橙、新疆大棗等。缺乏規模優勢以及相應層級地方政府支持的產業,難以走出縣域,更難以在全國形成市場優勢和產業競爭力。因此,文件再次明確提出“一縣一業”的發展格局,這是有重要歷史背景和未來規劃的。
需要強調的是,文件對“一縣一業”中“業”的詮釋也有新突破。這里的“業”指的是具有縣域比較優勢、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相應產業,因此,“一縣一業”不再局限于發展農業產業,而是借助城市產業疏解、產業轉移等發展更多元化的產業,比如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與地域農產品契合的農產品加工業、與產業發展相關的服務業等。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吹響了鄉村產業業態變革的號角,從一元產業轉向多元產業發展。
第三,文件首次對中心鎮、重點村的發展提出規劃和方向。文件提出,“引導具備條件的中心鎮發展專業化中小微企業聚集區,推動重點村發展鄉村作坊、家庭工場”。中小微企業聚集區、鄉村作坊、家庭工場都是新的概念和提法,國內發展經驗主要來自浙江以及其他形成具有國際性產業集鎮影響的地區發展經驗。1980年代開始,浙江部分地區形成以鄉村作坊和家庭作坊為代表的鄉村經濟和家庭經濟,鄉鎮成為小微企業的聚集地,這種模式最終形成獨特的改革開放樣態,也引領了地區經濟的發展。但正如文件所言,一定要在具備條件的地方發展鄉村作坊和家庭工場,而不能是盲目的。因為,當前階段再發展鄉村與家庭式的小微工業,已經面臨嚴峻的國內同類產品市場分工深度細化的考驗,只有參與到已經形成國際影響力和價值鏈的國內產業中,形成其產業鏈條中的部分環節,才能夠在當今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并發展。這一新的提法也有一個新的時代背景,那就是城鄉與區域間將有可能形成新的產業分工或產業鏈關系,這對中西部具備特定資源或是優勢的村鎮來說,是難得的機遇。
綜上所述,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的這些亮點深刻體現了黨中央和中央政府在推動和解決農業農村問題上對傳統城鄉與工農二元思維的超越,城鄉融合發展與城鄉關系的實質調整正在啟動。
(作者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主任 邢成舉)
熱點專題
食品標簽別玩“躲貓貓”
近年來,消費者權利意識逐漸增強,在選購食品時越來越關注標簽上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等信息。然而,一些食品的標簽信息卻存在著位置隱蔽、字體太小、字跡模糊不清等問題,給消費者查驗、辨識帶來了障礙。 標簽信息是消費者選擇食品的重要參考信息...
四川華鎣:特色轉型 助農增收
為優化農作物種植結構,助力鄉村振興,四川省華鎣市永興鎮大佛山村由村集體成立農村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以五五分成的形式引進專業技術,結合市場需求帶領村民發展羊肚菌種植和加工,產品銷往廣州、成都等地,并出口加拿大、瑞士等國家,既壯大了集體經濟,...
第六屆路易·樂斯福杯世界烘焙大賽中國區域選拔賽(西南)落幕
本報記者 鮑小鐵 由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樂斯福集團主辦的第六屆路易·樂斯福杯世界烘焙大賽中國區域選拔賽西南賽區的比賽近日在重慶商務職業學院舉辦。16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業烘焙師,分別參加了法式長棍&歐式特色面包、羊角丹麥&a...
烘焙中常遇到的問題 (下)
中焙 喜愛烘焙的小伙伴們,烘焙基礎知識還記得多少?本文收集整理了50個在烘焙中經常遇到的疑惑或者會用到的知識點。 31面包烘烤后,為何表皮下有大氣泡的現象? ◆醒發時溫度過高,令表面產生糊化現象,故烘焙后表皮下容易形成氣泡。 32面...
熱點排行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編號10120210003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京)字第09318號
中國食品報社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2-2018 by cnfood.c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顧問服務:北京愛申律師事務所 彭殷慶 (高級合伙人)律師13718820003